樟宜教堂

1942.2.15 10万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。但是放下武器和抵抗并没有给英军(部分澳洲士兵)带来好运,更不是回家回国与家人团聚。他们被大规模遣送到新加坡东部丛林的樟宜监狱和拘留营,开始了三年半屈辱、黑暗和苦难的俘虏生活。

当时被拘禁的军人和部分家属缺衣少食,伤病也得不到良好的医药救治,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动,甚至被日军辱骂、惩罚甚至处决。人们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,通过祈祷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生存的力量,希望战争早点结束,和平快点到来,于是战俘们在樟宜一带建造了多座小教堂,圣乔治小教堂是其中之一,由埃里克牧师(Eric Cordingly)发起,用简陋的工具和材料建成,是英国陆军第 18 师礼拜的场所,帮助战俘治疗心理的创伤,增加生存的希望。

很多战俘被送至国外日本占领区或战争区,如泰缅边境修筑铁路和工事,永远没有回来。埃里克随军前往,他们在泰国北碧也复制了一座同样的教堂,而返回新加坡的战俘则在樟宜战俘营重建了另两座教堂。

战后,很多幸存的老兵到樟宜来凭吊他们死去的战友,他们的后代也来这感受父辈所经历的日子。为了让更多的世人对这段历史了解更多,对老兵表达敬意,缅怀死难者,政府复制了圣乔治教堂并命名为樟宜礼拜堂。政府还收集了许多遗物、照片和图片,设置了樟宜博物馆。

博物馆以时间轴分为八个展馆。

  1. 樟宜堡垒。 从1819年开始,英军在马来亚和新加坡殖民统治了约120年至1940年代,苦心经营的新加坡被英国本土报纸称为“坚不可摧”的“东方直布罗陀“,新竣工的樟宜防御工事更是固若金汤。
  2. 沦陷。 日军在轻型坦克护卫下骑着自行车吹着口哨穿过马来亚丛林,英军缺乏丛林战经验,很快退却到新加坡本岛防守。日军一周就越过海峡并攻占了新加坡。英军最高指挥官白思华投降,英国首相温斯顿·丘吉尔称这是英国历史上最惨重的灾难和最大规模的投降。新加坡被更名为昭南岛,开始了黑暗的日本统治。
  3. 囚禁。总共由上十万人被关进樟宜集中营。
  4. 战俘生活。几个词就够了,瘦骨嶙峋,衣不蔽体,很多病入膏肓。
  5. 逆境求存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,被俘士兵虽然物质上极度匮乏,但求生的意志让很多人生存下来,尤其是斯坦利沃伦的壁画用宗教的方法让人精神上得以解脱。
  6. 逆境中的创作力。不仅生存下来,人们还用简陋的工具进行绘画、工艺品制作、写作、技能训练等等。
  7. 重获自由。随着太平洋和中国战区日军投降,新加坡也迎来曙光,被俘者重获自由、欢腾、回国,作威作福的日军投降、首领被审判。
  8. 纪念与反思。

樟宜博物馆记录下鲜为人知的新加坡二战历史的一面,让人们缅怀那些在拘留期间逝去的人,并向勇敢和顽强走出黑暗的众多生者致敬。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